純電動汽車為什么取代不了燃油車?對消費者而言,續航焦慮是原因之一。現在的中高端電動車基本能做到500km的純電續航,即便有水分怎么著也能撐到400km,實際上對比燃油車差距已經不大。
續航焦慮的核心是什么?
然而,電動汽車發展的這十幾年時間,“充電難”的問題其實上并未有太明顯改觀,車主焦慮的不是車子能跑多少公里,而是什么時候才能找到充電樁,要多長時間才能充上電。
那么問題來了,純電動汽車怎么樣充電才算快?以現在比較普遍的國標50-60kW充電樁,即便是全程滿功率充電,半小時也就沖25kWh的電量,撐死能跑100km+。特斯拉的V3超級充電樁確實更猛,充電功率達到了250kW,在最大充電功率狀態下,5分鐘所充電量可行駛約120公里,覆蓋范圍嘛,一言難盡。
這是成都充電樁的功率極限了嗎?顯然不是,保時捷和奧迪合作開發的新充電樁,其充電功率達到了350kW,充電時間會被進一步壓縮。有消息稱,特斯拉也在開發最新的V4充電樁,最大功率同樣達到了350kW。
要是這玩意兒能做到跟加油站一樣普及,那對車主而言確實也只是在充電站多點時間發呆而已,這無疑是可以接受的。
大功率充電樁的極限在哪?
而在近日,葡萄牙初創公司i-charging推出了一種blueberry(藍莓)模塊化充電站,由幾個充電樁“合作”給一輛車充電的話,最高可支持600kW的充電功率,刷新業內記錄。
這種藍莓充電樁由多個50kW低功率的陣列組成,如果你沒法支持高功率充電,它會讓單個或多個充電樁為你供電,而如果你的電池很高級,它就會最大限度提高充電功率,從而保證充電效率。
官方介紹,這種充電樁陣列能夠覆蓋50kW-600kW的充電功率范圍,其中的CLUSTER版本,單個充電樁就能提供最大600kW的充電槍,而且還是4個。如果以600kW的充電功率給家用電動車充電的話,5分鐘充電的電量妥妥能做到200km+,80%的電量預計也能控制在15分鐘以下,已經是逼近燃油車(加油)的高效。
當然,前提是你的車子電池能受得了這樣的大功率直流快充。甭管什么化學電池,都是帶有電阻的,大電流通過電池帶來的熱效應輕則縮短壽命,嚴重的話,基本就可以跟整臺車說拜拜了。
另外并不是說充電樁600kW,一小時就能沖600kWh的電量,600kW只是一個峰值功率而已,實際一小時充電電量遠沒這么夸張。充電插口插進車子的時候,雙方也會交流基本數據,大部分情況下你接受不了,它也不會硬“灌”給你,除非出故障。
國標大功率充電設備建設如何?
實際上,大功率充電設備說白了就是一個迷你的變電站(充電樁可視作直連電網的變壓器),這也一直是新能源汽車的重要發展方向,這不光考驗技術,更考驗成本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而實際上,包括高速服務區在內的各種國標充電樁其實都比較落后,標準也不統一,整改難度也不是一般的大。
為了提高效率、降低損耗,除了功率在不斷攀升,新國標電壓也在朝750V、800V邁進,這不僅要求電池、電樁有更好的安全性,對局部電網的負荷也是一個考驗。
電動汽車的發展,迫使我們要將800V/400A的“高危區域”做成任何車主都可以輕松完成的充電過程,這對車子、充電樁、電網以及操作規范都提出了十分嚴苛的要求。特別是自燃事故頻發的當下,消費者對大功率充電的風險性更是格外敏感,前景確實一片光明,路也不是一般的難走。